也許這不是事實。但我爽到幾乎是跳著離開出版社。
《柬埔寨吳哥行》說實話,我是很愧對她的。

我明知,行銷,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。一本書的成敗,內容重要,行銷也很重要。但我推拖、裝傻、滯留烏山頭水庫旁讀書,連一個廣播或電視的通告都沒上。日記裏甚至裝模作樣寫著:「怎麼可以讓自己商品化呢?成為資本主義下的商品?──不可以。」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
來來來、來買票;去去去、看大廟!
興沖沖來到售票亭。你可選買一日票US20, 三日票US40, 七日票US60,對物價低廉的柬埔寨而言,看廟費算超貴的了。不過以上票價僅針對外國人,柬埔寨人免費。

我買的是三日票,40美金換來一張過大的塑膠證,前貼大頭照,背面嚴正警告你:「本票證僅限本人使用,不得轉售、轉讓,違者將處以罰金200美元!」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1.
我租了腳踏車,決定來一趟「飛天仙女局」(Apsara Authority)之旅。

起初注意到仙女局,其實是因為她的Logo──以五色線條勾勒出舞蹈狀的身形曲線──非常漂亮。走在吳哥寺廟群內,無論告示牌、垃圾桶、工作人員制服上……你常可瞧見她的標誌蹤影。我猜原始設計構想應源於她的名字:飛天仙女(Apsara),她是吳哥王朝宮庭的女舞者,寺廟浮雕上的常客,總扭動纖細的腰枝,裸露出飽滿渾圓的乳房,曼妙妖嬈地舞蹈著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 複製的宿命論

生物複製,為了求生存,為了求進化。
而人類繁衍,也脫離不了生物複製的境界,不僅種族性別,外貌身形,智商性格,通常舉止脾性,眼波流轉,聲調氣息,也少有挑剔地複製了起來呀。乃至於教育、階級、經濟、居住環境……也近乎無可掙脫的複製一代,又一代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故宮拍電影?
拍電影不稀奇,故宮拍些影片也著實沒啥大不了的事情。但這部由故宮出資,鄭文堂導演的【經過】,不僅挑戰了國片中最虛弱的劇情片類型,還有情有愛,有歷史有文物,甚至上了院線,台北票房據說有一百多萬台幣。那麼,我想,這就是一件值得探究的驚奇了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現在我躺在黑床上,左手插針捐著血。
逐漸面色鐵青,手麻全身無力,終於我再也忍不住,嘴唇微張用不輪轉的英語說:「我沒力氣了……」
醫生見狀,翩然降臨我床邊,搖搖頭,嘆口氣。他握住我的手,鬆開、握緊、鬆開……一緊一縮之間,好讓活血源源不絕輸出去。
明明是捐血,被我搞的像急救場面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走到旅館或餐廳,你常可以看到牆壁上掛一對男女的相片。
本以為和我們國父蔣公一樣,用來緬懷民族英雄之用,無須大驚小怪。後來才知道,這位白髮蒼蒼的男人是近代史上縱橫活躍、鼎鼎大名的柬埔寨國父──施亞努(Norodom Sihanouk),而旁邊那位風韻猶存的女子是他老婆。

他們不但活著,現幾乎長年居住在北京,去年(2004)施亞努才卸任國王職務,交接給他兒子施莫尼(Norodom Sihamoni)。先不論政治上的功過,最有趣的是,你能想像陳水扁總統去拍電影嗎……?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自助旅行的最高價值,就是自由!
在台灣我就抱定主意,一定要去電影院,親身體驗一場純正的「柬埔寨電影」!
聽不懂柬語?有什麼關係,我們是外國人何必懂柬語,你聽歌劇也不用懂義大利文呀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了,「幹嘛要去柬埔寨?」你或多或少發出這疑問。

我承認,當初我的理由並不高明。我怕熱、怕太陽,連跨過濁水溪以南就哇哇叫。柬埔寨,這個光聽名字就很燥熱的地方,我壓根沒想要去過。當時突然勇敢擺脫熱的恐懼,不是因為吳哥窟的偉大遺蹟兼世界七大奇景,而是因為我的朋友在柬埔寨,當海外志工。

今年(2005)一月,她辭去台灣大廟故宮博物院的正當職業,跑去有很多古廟的暹粒工作,雖不訝異她的決定,但卻好奇那地方究竟魅力如何強大,讓她火速飛奔過去?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小在台北長大求學的我,是影展的超級愛好者。金馬影展、台北電影節、光點的北歐影展、小津安二郎影展、鬼魅影展、電影資料館的小規模影展……從來只有影展多到看不完憂慮的我,卻在搬到台南南藝唸書後,恍如被打入偏遠冷宮,坐困遠方愁城。甚至在瞧到網路上金馬影展的片單時,眼眶泛紅。
有堂課老師曾說,台北人的觀點很「平面化」,中南部人反而想法會有其「層次感」。我忘記這段話的立論基礎是什麼了,至今也依舊不同意如此說法,但我確實在台南生活的適應上,一次又一次的,必須扭轉自己原有的習慣方式。

例如早已習慣搭乘捷運公車的我,發覺台南公車彷彿是一台優雅的展示品,班次少,乘客也少,當然也很少有如台北擠爆混亂的場面;在南藝更不用說了,沒車根本那兒也難去得了。但就另一個角度來看,其實她的資源很豐富,你瞧,台南很少有搶停車位的問題,南藝圖書館更是令我震驚的寬敞和漂亮,尚未看完的書可以簽上學號暫擺桌上一週?!真是彷彿置身天堂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早已與戲院絕緣的爸爸,突然問我:「最近有一部電影,讓陳水扁流眼淚的,那是什麼片呀?」
 「那是吳乙峰的九二一地震後的紀錄片——生命啦!」
 我感慨的是:台灣的電影,好像非得跟政治人物牽扯,才能發出光與熱。之前也有一部很棒的紀錄片「跳舞時代」,它之所以能夠賣座,多少跟李登輝等政要推薦有關。但這是長久之計嗎?
 從前總認為,政治太醜惡,跟咱們藝術文化還是切乾淨的好。但事到如今,台灣電影壞到谷底的地步,事實擺在眼前,新聞局電影處、文建會成日忙著召開會議、拯救電影,但卻對最基本的電影歸屬單位,又常常鬧著丟皮球之爭。文化部沒個影,更別提談了又吵、改了又變的電影輔導金政策,最慘的還是那個電影文化中心,沒錢沒地啥都沒,像是附庸在政黨輪替中的小小籌碼。每經歷一次選舉,換一些人,作風變了,之前的努力又成了泡沫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章子怡的銀幕處女作,張藝謀從一支洗髮精廣告發掘她,那年她才大三。雖然飾演農村鄉下女孩,但她秀緻剔透、清麗脫俗的身形,彷彿渾然天成具備觀眾認同的明星氣質,連李安都形容她擁有「老天爺賞飯吃」的臉。
本片中她費盡少女心思,傻氣嬌憨地向城裏來的男老師示愛,掙得鄉里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婚姻。鏡頭中她燦爛固執的笑眼、稚氣純真的奔跑模樣,自然流暢詮釋出一貫張藝謀影片中女性強烈突出的形象,也讓本片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邂逅】(Brief Encounter),另有【相見恨晚】之譯。故事背景是四○年代的英國,講一對相逢恨晚的男女,彼此青睞卻因都已結婚而無法結合。

題材好老掉牙,卻好看也好喜歡。
老掉牙的題材,八世紀唐詩已有「還君明珠雙淚垂,恨不相逢未嫁時」之句。但以電影作媒材的【邂逅】也算老,1945年黑白片,比後來賺人熱淚、類似主題的【麥迪遜之橋】、【出軌】、【花樣年華】都老。
但問題是,你們究竟在「相見恨晚」些什麼呢?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曾在故宮工作,因此當年常跟眾多珍貴的寶物,眉眼相對,心神交流。

大約是自己資質魯鈍,更不知天高地厚文物貴重,竟只曉得故宮幾項出類拔粹,又絕對令人記憶深刻的一般感受:滑溜潔亮容易摔跤的地板、溫度低到總逼人打噴嚏的冷氣,以及幽暗柔和迫使人昏昏欲睡的燈光。
別怪我,我很誠實。除去上班,上回來故宮恐怕是小學時候的事了。

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