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在台北長大求學的我,是影展的超級愛好者。金馬影展、台北電影節、光點的北歐影展、小津安二郎影展、鬼魅影展、電影資料館的小規模影展……從來只有影展多到看不完憂慮的我,卻在搬到台南南藝唸書後,恍如被打入偏遠冷宮,坐困遠方愁城。甚至在瞧到網路上金馬影展的片單時,眼眶泛紅。
有堂課老師曾說,台北人的觀點很「平面化」,中南部人反而想法會有其「層次感」。我忘記這段話的立論基礎是什麼了,至今也依舊不同意如此說法,但我確實在台南生活的適應上,一次又一次的,必須扭轉自己原有的習慣方式。

例如早已習慣搭乘捷運公車的我,發覺台南公車彷彿是一台優雅的展示品,班次少,乘客也少,當然也很少有如台北擠爆混亂的場面;在南藝更不用說了,沒車根本那兒也難去得了。但就另一個角度來看,其實她的資源很豐富,你瞧,台南很少有搶停車位的問題,南藝圖書館更是令我震驚的寬敞和漂亮,尚未看完的書可以簽上學號暫擺桌上一週?!真是彷彿置身天堂。

不過對我來說,生活方式可以調整,即便在台南看牙被連續轉診,至今已遭遇過四家診所醫院、五位牙醫師,這且都是生活經驗和一點小挫折。最重要也最令我難以釋懷的,還是電影。

為什麼看影展非得跑去台北呢?
空嘆無用,人面對現實,不得不低頭。所以我回台北看金馬,光在影展攤位和電影資料館拿DM和酷卡,用「殺紅了眼」形容亦不為過。問題是這些影展之後、片商買下作商業放映的影片,很顯然的,還是在台北,來台南戲院放映的極少,到學校大約就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。

依我觀察,高雄的狀況可能好些。高雄電影圖書館通常是影展巡迴的放映點之一,由於有政府經費補助,所以雖然片量篩減到不成比例,但仍是一個極重要的窗口和管道,讓高雄觀眾可欣賞到多元(甚至免費)的非主流電影。因此即使未上院線,高雄的觀影機會事實上比台南多了許多。

台南市至今尚無政府補助的國民戲院,唯一打著非主流電影旗幟的,只有國賓戲院的「藝術電影院」。它的票價比好萊塢片便宜,小放映廳。我曾在那裏看了一場智利片【那年陽光燦爛】(Machuca,2004),它今年在台北電影節放映過,近期也即將於光點的拉丁美洲影展映演,是一部跳脫美國文化霸權觀點卻又細緻動人的好片。台南首周上映午場,全場連我,總共三人。其實我是想歡呼的,這場片商及戲院都鐵定賠本的生意,卻成就我們在舒服環境下觀賞佳片的滿足愉悅,這一場美麗的意外,卻也令我懷疑,此類影片在台南究竟是否有市場和觀眾可言呢?

今(2005)年的南方影展,是我首次近距離參與及觀察台北以外的影展。
她很年輕,才五歲,卻充滿活力與潛力。有趣的是,當年創辦她的原因正是為了想突破「影展活動重北輕南」的現象,跳脫台北觀點,讓非主流電影也能在南台灣發聲 !由起初以高雄、台南為主的「雙城影展」形式,到本屆映演場次已拓展至台南縣及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,更值得特別注意的,是善用南部氣候及地理環境的優勢,舉辦露天電影院。

我可惜沒去參與到東山休息站如汽車電影院的新鮮嘗試,只去了在台南市安平運河博物館舉辦的開幕場,體驗了露天看電影【等待飛魚】的滋味。雙眼目測,預估約超過三百五十名的觀眾,或坐塑膠椅上,或席地而坐,伴隨著三十五釐米放映機、發電機嗡嗡轉動的聲音,欣賞著螢幕上蘭嶼充滿藍天陽光海水美景的愛情小品故事。

我很驚訝。畢竟三人包全場的經驗猶在,而這夜晚熱鬧異常的景象,令我既興奮又狐疑:究竟是免費的魅力?抑是露天場地的吸引?是影片本身的出名?或者其實台南非主流電影的觀眾早已累積多時,市場正逐漸開發中呢?

後來我在全美戲院,欣賞了幾部片子,無論觀摩或競賽片,部部都令我驚喜:【英雄教育】、【美麗拳王】、【經過】、【海巡尖兵】、【彌猴列傳】。或許形容南方影展「小而美」,也十足的台北觀點,但就一個才第五屆的影展,舉凡策展選片、主題規劃、文宣發佈、現場執行,至少我觀察到的是相當成熟的展現。

她雖然沒有金馬影展或台北電影節包羅萬象、令人眼花撩亂的影片,但針對五大專題:「華語電影觀摩」、「南國物語」、「童顏電影」、「全球精選」、「南方獎-華語影片競賽專題」總共六十二部片子,作為多元的觀影面向和鼓勵華語獨立製片的目標,是足夠而且精緻的選擇了。

南藝媒體中心已是南方影展的主要長期策展單位,依我所知,並沒有每年招標、經驗無法傳承的問題。作為影展放映地的全美戲院,則是台南市的老戲院和重要地標,戲院的正對面,大幅看板廣告上是出生台南的知名導演李安!台南府城是這麼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的好地方,其實全美戲院可以朝向台南的國民戲院去經營,不僅僅作為影迷的朝聖地,更可成為台南多元電影文化的指標重鎮。

總之,因為沒影展看而焦慮莫名的我,這禮拜總算稍稍平復了愁苦怨氣。那麼,不知下個月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ja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